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为了确保全市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圆满完成,着力打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“升级版”,我市建立了“六项机制”,力促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台阶。
建立投资奖补机制。沙坡头区、中宁县通过“以奖代补”方式,对督导评促成绩靠前的乡(镇)进行奖励,极大调动了镇村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。
建立群众投工投劳机制。鼓励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,沙坡头区采取“先清工后上工”机制,扫清了农田水利建设筹资筹劳障碍。
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机制。沙坡头区围绕土地流转,按照每亩60元至80元标准撬动农业企业、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筹资参与农田水利建设,为解决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不足探索了一条新路子。
探索推行社会化施工新模式。沙坡头区常乐镇转变用工方式,由3个流转合作社出资,组建小型施工队,按照“统一核算工程量、统一招标、统一作业”的要求,有效解决了土地流转后群众筹劳难题。
建立新技术推广应用机制。沙坡头区柔远镇、镇罗镇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,减少了秸秆焚烧污染,实现了新技术应用和绿色环保同步推进。
建立督察评促机制。市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坚持每周一督察一通报,市委、市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召开全市现场观摩评促会,各县(区)也派出督导组进行督察,并按进度、质量排名,对进度迟缓、质量不高的乡(镇)进行通报批评,有效推动了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工作。